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寧海“公共自行車”項目
發布時(shi)間:2013-05-10 新聞來源:物聯網英才網
【物聯網英才網】據了解, 在寧海縣用過“公共自行車”的市民朋友一定對該工程的便民利民有切身體會,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負責建設這個“公共自行車系統”的企業——寧波綠暢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采用的是一套耗時近4年、花費3000萬元研發的物聯網技術,目前已經取得了9項國家專利。
每一輛車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子標簽,可以在任何一個站點租還;遠程系統既可以實時監控和調度,也可以進行遠程維護和故障處理。“這些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密切相關。”該公司研發負責人周先生介紹。據了解,他們準備向有關部門申報國家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。
該公司的研發團隊有20多名成員,其中包括2名博士、6名碩士。公司研發基地已搬到寧波,并和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合作,實現產學研一體化。
如今,寧海縣的國內首個“縣級休閑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”已有170個站點、4000余輛車,近10000名市民申辦了借車卡,總計租還車超過90萬人次。

距6月(yue)5日還差(cha)21天,而(er)這(zhe)21天也將是寧(ning)(ning)海(hai)(hai)“公(gong)(gong)(gong)共(gong)自(zi)行車(che)(che)”項(xiang)目(mu)2周年(nian)了,這(zhe)兩(liang)年(nian)來(lai),寧(ning)(ning)海(hai)(hai)越(yue)來(lai)越(yue)多(duo)的(de)市民享受到了這(zhe)份綠(lv)色的(de)便利。“去年(nian),寧(ning)(ning)海(hai)(hai)人(ren)騎(qi)(qi)綠(lv)暢自(zi)行車(che)(che)圍著(zhu)地球跑了40圈。”據寧(ning)(ning)海(hai)(hai)綠(lv)暢智能交通科技(ji)有(you)限公(gong)(gong)(gong)司負責人(ren)了解,公(gong)(gong)(gong)共(gong)自(zi)行車(che)(che)2012年(nian)借還車(che)(che)達(da)(da)105萬(wan)人(ren)次,按每(mei)次騎(qi)(qi)行1.5公(gong)(gong)(gong)里(li)計算,總(zong)騎(qi)(qi)行里(li)程達(da)(da)157.5萬(wan)公(gong)(gong)(gong)里(li)。地球赤道長度為4萬(wan)公(gong)(gong)(gong)里(li),這(zhe)等于是說,寧(ning)(ning)海(hai)(hai)去年(nian)使(shi)用公(gong)(gong)(gong)共(gong)自(zi)行車(che)(che)繞著(zhu)地球赤道騎(qi)(qi)行了近40圈。
推廣公共自(zi)行(xing)車,寧海是全國第一個吃“螃蟹”的(de)縣城。面對交(jiao)通擁(yong)堵(du)問題日益嚴峻的(de)當下,建設公共自(zi)行(xing)車系統,既可節(jie)約(yue)老百姓(xing)的(de)出行(xing)費用、強身健體,又(you)能緩解交(jiao)通壓力,可謂一舉多得,是實(shi)實(shi)在(zai)(zai)在(zai)(zai)的(de)民生工程、環保工程。目前,寧海已(yi)建有(you)151個租(zu)賃(lin)點,投放3000輛車,市民辦卡超過1.5萬張(zhang),且正以每月600張(zhang)左(zuo)右的(de)速度(du)遞增。無(wu)論是上下班還是鍛煉身體,許多市民都首選騎公共自(zi)行(xing)車,綠(lv)色出行(xing)在(zai)(zai)寧海已(yi)然成為一種風尚。
來源:物聯網英才網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| 分享到: |
|
